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终端安全:永恒且激烈的安全战场
在网络和信息安全这一命题里,人往往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人使用的终端自然就成了攻防对抗中的“兵家必争之地”。终端安全是网络安全领域最激烈、最持久的战场之一,处于“人”这个关键因素和“数据”这个核心内容的交汇点。围绕这一战场,安全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催生了从基础杀毒到高级EDR/XDR、从漏洞管理到零信任的庞大技术、产品体系。
终端安全建设为何如此重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原因:
攻击的起点
一旦终端被攻陷,攻击者就能以此为跳板进行横向移动(感染内网其他设备)、提权、窃取数据、部署勒索软件、建立持久化访问通道。
数据的终点
敏感数据(文件、凭证、邮件等)最终在终端上被创建、访问、存储和处理。
用户行为的载体
用户的所有操作都在终端上进行,极易成为执行恶意操作(如点击恶意链接、运行恶意附件)或成为社会工程学攻击目标的载体。
攻击面巨大且分散
大多数组织中的终端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含PC、笔记本、服务器、手机、平板等),地理位置分散(远程办公场景),因而管理难度极高。
安全边界模糊
云计算、移动办公等的出现让传统的网络边界逐渐消失,终端本身便成为了新的、动态的安全边界。
那么,终端又为何总被攻击者紧盯?
属于高价值目标,攻击者可以通过终端直接获取用户凭证、敏感文件、访问权限等。
成功率高,利用人的弱点和终端软件的漏洞(如未打补丁的操作系统、应用)容易攻击成功。
具备持久性和隐蔽性,攻击者在终端上植入恶意软件可以长期潜伏,窃取信息或等待指令。
是横向移动的基础,被攻陷的终端往往是攻击者深入组织内部网络的理想跳板。
困顿之局:终端安全的建设痛点
在终端安全建设中,很多用户往往觉得“装了一堆软件还是不安心”,综合用户的问题和疑虑,并与一位金融行业用户的安全负责人展开了深入交流,我们发现用户在做终端安全时,正面临着四大亟待解决的痛点:
钓鱼攻击手法迭代快,愈发防不胜防
钓鱼攻击已成为实战攻防中最常用的手段,其手法愈发隐蔽、迭代极快。钓鱼本质上是利用人性弱点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攻击者通过诱导受害者执行危险操作来突破防线。
“我们前段时间内部组织了一个月的高强度攻防演练,攻击队的最终突破口,无一例外都是通过钓鱼获取用户终端权限,他们甚至采用了多人配合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我们分支营业部的员工进行钓鱼。” 这位金融行业用户的安全负责人坦言。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钓鱼与社工攻击难以完全杜绝,一旦终端或身份失陷,后果难以管控。
攻击者绕过技术升级,攻防资源差距悬殊
AI技术加持下,攻击者绕过技术不断升级。但企业的安全建设在人员、资金、专注度上,根本无法与技术成熟、组织严密的APT攻击团伙、黑灰产势力等抗衡。实战中,攻击者会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突破层层防御(如钓鱼、定向绕过杀软),往往防不胜防。
这位安全负责人深有感受:“经常打攻防的人都知道,攻击队的木马一定会拿主流的杀软、EDR测试一遍才使用,而木马一旦在内网终端获取权限,横向扩散几乎无法控制,内网必然会被打穿。”
传统隔离方案难以平衡成本与体验
传统的安全隔离方案大多采用双终端、双BYOD/CYOD(双桌面)等模式,不仅成本高、管控难,更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作为安全部门,我们不能忽视员工使用的便利性 —— 比如访问互联网时要频繁切换终端,体验太差了。我们追求的是让不懂安全的员工也能 “顺滑” 完成安全办公操作。”该安全负责人表示。
如何平衡安全性与使用体验,是很多用户在安全建设中都要考虑的一个共性问题。
产品堆叠导致终端性能消耗巨大
为保证终端安全,很多用户都会选择同时开启多种安全软件(杀毒、EDR、DLP、桌面管理等)。然而,将这些“重量级”安全工具同时部署在一台终端上,会导致各自的运作竞争有限的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I/O、网络带宽等)。
这种资源消耗的直接表现就是:员工在进行日常办公操作(如打开文档、启动程序、保存文件、网页浏览)时,会明显感受到系统响应变慢操作卡顿、甚至程序无响应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极大损害了员工对IT环境的满意度。
破局之道:以非对抗、原生安全防御理念守住终端安全底线
当安全体系陷入与木马“猫捉老鼠式”的对抗泥潭,当终端上部署的层层安全防护被APT组织绕过,该如何守住终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尝试过很多方案,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结合种种探索研究我意识到,以进程级沙箱隔离为底线机制,将攻击者逼到必须突破沙箱网络隔离的单一场景下,再辅以轻量化、简单化的EDR、DLP等手段重塑终端安全体系,或许是当前技术条件下,防御钓鱼勒索、保障数据安全的终极解决方案。”该安全负责人表示。
这一思路与深信服零信任上网沙箱方案不谋而合,于是双方迅速达成合作。
零信任上网沙箱方案以 “上网安全” 为核心能力,为终端访问互联网构建一个安全隔离的环境 —— 能够实现限制程序随意运行(如仅允许指定程序访问互联网)、隔离沙箱内外的数据与网络,从根源上阻断钓鱼远控病毒入侵泄密风险,同时可与AC产品联动,实现用户认证、上网管控一体化。

ChMkLWidf32ITaYIAAIdOISonEgAACdqgPcjgMAAh1Q904.jpg

ChMkLWidf32ITaYIAAIdOISonEgAACdqgPcjgMAAh1Q904.jpg


深信服零信任上网沙箱方案
这道“沙箱防线”是如何守护用户终端安全的?
沙箱内外网络隔离:攻击者无法触及本地网络
通过在终端创建与本地环境隔离的 “安全上网空间”:本地桌面与上网空间网络是逻辑隔离的,上网空间无法访问本地网络。该空间内运行的软件(应用)还具备SSL加密通信、落地文件加密、网络隔离、剪切板控制、外设管控、程序管控、文件外发管控、屏幕水印等全方位数据保护功能。
即便对抗类安全产品被绕过,上网沙箱也能切断攻击通路,让攻击者无法触及核心网络—— 这就是“最后一道防线” 的核心价值。

ChMkLWidf32IQXKVAAEvKIGOYK8AACdqgPZtskAAS9A777.jpg

ChMkLWidf32IQXKVAAEvKIGOYK8AACdqgPZtskAAS9A777.jpg


上网沙箱用户使用界面
底层逻辑:从根源切断C2与木马的致命连接
用户所有互联网访问操作均被严格限制在沙箱内,并配合进程白名单(仅允许运行主流合规软件)。这从根本上切断了“连接C2”“运行木马”的致命连接:
能连C2,无法运行木马:沙箱内应用虽可联网(可能连上C2),但受白名单限制,远控木马无法在沙箱内执行。
能运行木马,无法连C2:个人桌面默认不允许访问互联网,即使恶意程序侥幸在本地桌面运行,也会因网络隔离无法连接C2服务器。

ChMkLWidf32IQn4IAAGn4vlSwrMAACdqgPa5gkAAaf6892.jpg

ChMkLWidf32IQn4IAAGn4vlSwrMAACdqgPa5gkAAaf6892.jpg


从根源切断C2与木马的致命连接
兼顾成本与体验:低成本、好管理、易操作
与传统双终端、双BYOD/CYOD(双桌面)方案相比,深信服零信任上网沙箱方案有几个显著优势:
低成本,易部署:直接利用用户终端现有的硬件资源,业务数据隔离加密存储于本地,用户侧部署仅需安装客户端软件,无需额外操作系统,开箱即用。
管理便捷高效:安全团队可以预设不同的网络环境,每个网络环境可以基于应用、目标地址、人员组织等灵活设置网络访问权限,员工在终端可以一键切换网络环境,满足不同的办公诉求,提升办公效率。
用户体验感好:在员工使用终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本地空间的进程白名单能力不改变其原有业务操作习惯,或者在访问互联网时,通过链接或程序自适应提示即可自动拉起上网空间,操作简单,让“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使用”
“通过沙箱预设终端网络环境的功能是个很大的亮点,很实用。我们根据公司实际需求设置了多种网络环境模式,并根据使用需求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和终端,用户可以在这些网络环境中随时灵活切换。目前使用体验比之前好很多,功能性和便捷性都十分契合我们的需求。” 该安全负责人表示。
金融行业用户之声:让红队的186个木马全部失效了
金融行业历来是网络攻击者的 “必争之地”,其安全建设标准本就严苛,基础防护体系也是各行业中最为完善的。但随着协同办公软件的普及,以及关键人员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访问需求,内网终端开放互联网权限已成常态,这就导致终端面临的钓鱼、远控、中毒及数据泄露陡增。
“对金融行业来说,用户终端不仅存储着海量的敏感数据,同样也连接着金融专网,因此对于安全的要求是‘零容错’的,没有失败的机会——一旦被攻破,企业的经营、财产、信誉都可能遭受毁灭性损失。我们要的不是‘大概率安全’,而是近乎100%无死角万全之策。在终端安全方面,目前基于木马、行为检测和对抗式的方案都满足不了这个要求,更别说未来还需要考虑再叠加对数据安全的需求。”某金融行业用户的安全负责人直言。
在近期的实战攻防演练中,该金融行业用户正是依靠这一机制,成功遏制多起高级钓鱼攻击 —— 攻击者虽诱导用户运行了木马,但全部因被沙箱隔离从而无法实现远控
“我们收集了186个红队在攻防演练实战中使用的远控木马,直接在终端上运行后,实测均无法突破上网沙箱的这层防线。” 该安全负责人表示。
对于未来的发展,这位安全负责人给出了积极的期待,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安全产品和方案可以实现100%的防御,上网沙箱的非对抗、原生安全防御理念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改变当前终端安全攻防方式的同时,对产品自身的安全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以上网沙箱为基石,辅以轻量化的EDR、DLP终端安全方案,有望在终端安全的战场上实现安全和体验的平衡,打破“被动响应、资源消耗、技术滞后”式的恶性循环,重塑终端安全体系。”
深信服零信任上网沙箱方案,致力于为对安全有极致要求的用户,构建保护终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本地重办公+沙箱轻上网” 的新思路,实现办公空间和上网空间网络与数据的安全隔离,在提供开箱即用便捷体验的同时,提供极致的安全保护, 让用户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真正实现 “安全无死角”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回答很专业,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点独到,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和高质量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分享的资源真是太有用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热情讨论,让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支持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提供的学习资料,很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