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虽然这轮自今年9月份开始的家电国家补贴活动已接近尾声,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依旧高涨,而在线下店铺涌动的人流中,却混入了一群特殊的“消费者”。
在某社交平台以及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少用户发布了主题为“国补代买”的帖子,表示可以代买享受国家补贴的商品,所对应的报酬则是百元左右的“跑腿费”。这些代买的商品主要为热门的手机产品,而发帖区域则集中在江苏。
今年11月底,江苏的国补名单中新增了7类3C品类商品,其中就包括手机品类。按照规定,每类商品限购1件,单件最高可补贴1500元。
近日,网上有关“国补代买”的帖子逐渐多了起来,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一方面,陆续有消费者表示在下单“代买”服务后受骗;另一方面,代买方也碰到了不诚信的买家,被忽悠垫付资金后却遭遇“偷梁换柱”;与此同时,一些国补手机并没有去往真正的消费者手中,而是转头流入了二手市场。
“利用区域性的国补政策进行有偿代购的行为与通常意义上的黄牛代购行为在本质上存在区别。”在上海市信本律师事务所赵敬国律师看来,“国补代买”可能涉及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其同时强调:“是否触犯法律法规或国家补贴政策规定,需要具体分析代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是否违反了相关政策的初衷和限制条件。”
此外,赵敬国律师提醒,由于国补的区域性限制因素,无法亲临现场的消费过程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因素:一是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难以核实代购方所告知商品信息的真伪;二是由于下单主体与实际消费主体不一致,一旦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纠纷,责任归属模糊,消费者维权艰难;三是消费者预先支付费用给中介,若遭遇不法分子,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四是“跑腿方”在代买过程中可能会间接获得消费者的身份证信息,作为消费者,可能因个人信息泄露而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平台也有权利以及义务去约束相关行为。”对于放任“国补代买”行为的平台方,赵敬国律师认为,相关平台需要加强资质审核把关和经营监管,约束中间商诚信经营,并完善投诉举报机制,为消费者增设一条有效的售后维权路径。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又学到干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参与,氛围热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和高质量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观点很有见地,值得我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的问题很有深度,期待更多高手来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