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宣布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吹响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强劲号角。基于非洲的人口规模和粮食安全现状,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崛起,具有更紧迫的现实意义。但如何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积累非洲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资产,做到心中有“数”。
数据缺失制约了非洲国家的农业发展现在做非洲研究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非洲的数据缺失问题非常严重。非洲的宏观数据略微好一点,可以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官方网站上查到,但数据也有滞后,时效性存在问题。但如果说要去找中观的产业数据和微观的企业数据,那就苦不堪言了。以农业为例,如果一位中国的投资者想去非洲投资某个国家的农业,他想了解这个国家有多少可耕地面积、土壤气候条件、能种哪些农产品、单产水平、农业机械化程度、化肥农药使用量、农产品的损耗率、农产品的深加工比例、农产品仓储能力、农产品出口量及创汇能力、农业劳动人口数、农业就业率、农业劳动力成本、电力成本、每年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等等数据信息,就得深入该国,一项一项去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数据发布平台可以便捷地查找到这些数据。麦肯锡用了3年时间,投入2000多人,才弄清楚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的数量,可见在非洲找数据难度之大了。
没有以上准确的数据,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农业投资决策,投什么农产品?投多少?种了能否收得上来?收上来后能否得到有效保存?当地是否有条件进行深加工?能源是否能保障?物流条件如何?农产品是否能出口中国?包括海关是否已经备案?是否与中国签署过自由贸易协议?如果没有数据支撑,中非携手推进非洲农业现代化就只会是纸上谈兵,很难落到实处。
非洲国家的数据采集能力严重缺失一个国家要想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系统地对外发布数据信息,有赖于建立完整的统计体系。非洲国家数据缺失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统计基础设施不完善,更谈不上完整的统计体系,数据采集能力严重缺失。有些数据分散在各行业协会。比如,你要问科特迪瓦腰果的种植加工出口情况,腰果协会可能会对你如数家珍,有多少家企业在种植腰果,每年的总产量有多大,有多少家加工企业,每家的年加工能力有多大,每年出口规模有多大,如果要全部深加工,投资缺口有多大等等,行业协会了如指掌。但一个行业协会只了解本行业的情况,每个行业之间的信息是碎片化的,还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而一个国家的农业涉及的种类很多,覆盖面也很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起完整的统计体系,才能勾勒出国家农业发展的全貌。
有些非洲国家在政府部门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大学开设的统计专业较少,从事统计的人力资源短缺,没有专门的公务员从事统计工作,没有能力对外发布统计公报和出版统计年鉴。有些非洲国家虽然建立有统计部门,但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较弱,难以及时对外公布相关数据,统计数据的时效性较差,有的年份数据缺失,难以形成时间数列,连贯地编制统计指数,难以据此分析相关统计规律,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助力非洲国家统计体系建设以弥补数字鸿沟非洲国家与发达国家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中国可帮助非洲国家建立统计制度,培养统计人才,完善统计体系。
第一,做好统计制度顶层设计。首先在国家层面要设立统计局,统揽国家的统计事务,包括对统计门类的设定,每个门类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时点或时期的确定。在各省州市对口设立相同的统计部门,与国家统计局采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和数据填报的表格体系,这样从地方到国家,统计数据就能很快地汇总,分析整理,及时对外发布,增强统计数据的时效性。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中国的统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到电子的转型,将统计人员从高强度的数字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在非洲部分国家,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电子时代同时并存,跨过PC时代,直接跳跃式地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在非洲国家正在兴起,为非洲国家高起点建设统计体系,提高统计数字质量和时效打下了基础。
第三,帮助培训基层统计人员。加强中非之间高校的交流,开设有统计专业的高校可以走出去,开展校际交流,将统计课程开设在非洲国家高校,将成熟的课程体系引入非洲,安排师资力量进入非洲,培养非洲国家骨干教师,对非洲国家统计系统公务员进行轮训。
第四,帮助非洲国家统计立法。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生命线,如何确保这一底线,需要统计立法来保障。准确性可以通过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手段来保障。但真实性更考验统计人员的职业操守,通过统计立法,可以防止统计人员和官员的数字腐败。有些官员为了政绩或者获得国家的贫困补贴,随意篡改数据,调高或高低GDP数据,这就触犯了统计法,必须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总之,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现代化,需要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通过建立完整的统计体系,把农业全产业链的数据搞准确,及时发布,确保外来投资者包括中国投资者投资非洲农业能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系广州拓非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刘斯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