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MkLWin5r2Ib4VlAAXHPsWfwtgAACynACp3NQABcdW830.png

ChMkLWin5r2Ib4VlAAXHPsWfwtgAACynACp3NQABcdW830.png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及其科研团队参与了一档电视节目,分享了他们在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故事。
陈和生表示,在项目初期,团队面临资金紧张、技术难题和人员年轻化等多重压力。当时研发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三分之一,同时还要实现高达90%的国产化率。整个团队平均年龄较小,经验相对不足,这让他们在推进项目时承受了巨大压力。
尽管困难重重,团队成员始终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攻关。最终,在2017年8月28日,实验成功实现打靶,标志着项目的重大突破。
节目主持人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听说打靶成功那天,团队成员外出聚餐庆祝,结果却吃了一顿“霸王餐”。
一位团队成员回忆称,那天大家为了庆祝成果,兴致勃勃地外出吃饭。结账时,餐厅老板却告诉他们,有顾客已经悄悄替他们付了账。原来,那桌顾客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认出他们正是新闻里的主角。
老板随后主动过来敬酒,说:“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这句话让在场的科研人员深受触动,也成为他们坚持科研、持续奋斗的动力之一。此后,团队几乎全年无休地投入工作。
陈和生感慨地表示,东莞这支团队尤其不易。由于大多数成员的家都在北京,他们常年远离亲人。团队中有不少人孩子正在北京上学,无暇照顾;年纪稍长者,家中还有四位老人需要照料,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非常大。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坚持下来,为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2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期待能够在这个论坛里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常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分享,一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分析很到位,让我豁然开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的辛勤付出,让我们能够在这个论坛里学到这么多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期待有更多这样的高质量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深受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