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MkK2ge9QGIM614AAGUP9oL0ykAAsL7gNd6koAAZRX491.jpg

ChMkK2ge9QGIM614AAGUP9oL0ykAAsL7gNd6koAAZRX491.jpg

近日,由某高校科研团队研发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全球首创的技术以水泥为基础材料,成功实现能源生成与储存一体化,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全新的低碳解决方案,有望在多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据统计,我国建筑全过程的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碳排放量更是超过全国总排放量的五成。同时,目前光伏发电存在天气依赖性强、储能成本高等问题。为此,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传统上被认为是高能耗材料的水泥,转化为兼具发电与储能功能的新型能源载体。
研究人员开发出两种基于水泥的自发电材料——N型和P型热电水泥。这种新型材料可在存在温差的环境中持续发电,有效弥补了清洁能源受自然条件限制带来的供应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其力学性能也大幅优化,抗压强度提升60%,韧性增强近10倍,突破了传统热电材料在结构性能上的瓶颈。
除发电功能外,该团队还研制出具备自储能能力的水泥基超级电容器。这种材料不仅保持了水泥原有的高强度特性,还将离子导电率提升了6个数量级,具备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即使经历两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留95%以上的初始电容,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
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广泛。在建筑行业,利用自发电与自储能水泥制成的墙体或构件,可以显著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使建筑本身成为能源供给体;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大面积的混凝土道面可用于发电和储电,打造零碳服务区;在偏远地区,无人值守基站、环境监测装置等设备可依靠这种水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而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这种材料还可用于建造具备能源补充功能的飞行器跑道,既保障起降安全,又能在短暂停留时迅速补能,助力城市空中交通高效运行。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动力继续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让我感受到了论坛的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分享的资源真是太有用了,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和精彩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上的观点很独特,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这个论坛真是知识的宝库,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感谢楼主,点赞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